产品分类
推荐 Blog
热点 Blog
不锈钢丝网的生产工艺是什么样的?
日期: 2025-02-23 阅读: 1882
不锈钢丝网的生产工艺涉及多道工序,需精准控制参数以确保其性能(如耐腐蚀性、强度、网孔精度)。以下是典型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:
一、原材料准备
1. 选材:
根据需求选择不锈钢材质(如304、316、201等),确保化学成分(Cr、Ni、Mo等)符合标准。
材料需具备高纯度(C≤0.03%为超低碳,减少晶间腐蚀)。
2. 预处理:
酸洗:去除表面氧化皮、锈迹及杂质(常用HCl或H₂SO₄溶液)。
矫直:消除板材弯曲,保证后续轧制平整度。
二、轧制成型(丝材生产)
1. 热轧:
将不锈钢坯加热至1000-1200℃,通过辊轧成粗丝(直径≥3mm)。
目的:细化晶粒,提高材料延展性。
2. 冷轧:
在常温下多次轧制,减小丝径至目标规格(如0.1-8mm)。
关键技术:
控温:避免冷轧过载导致材料硬化或断裂。
润滑:使用轧制油减少摩擦,确保表面光洁度(Ra≤0.8μm)。
三、编织工艺
1. 单丝编织:
平纹网:经纬线平行交织,网孔均匀,强度高(如防护网)。
斜纹网:经线倾斜交叉,柔韧性好,适用于过滤场景(如滤芯)。
机制与手工编织:
自动织机:高精度、大批量生产(目数误差±2%)。
手工编织:灵活定制异形网孔(如螺旋网)。
2. 参数控制:
张力调节:保持经纬线张力均衡,防止网孔歪斜。
编织速度:通常为5-20m/min,过快易断丝。
四、热处理与退火
1. 消除应力退火:
加热至300-500℃,保温1-2小时,缓解轧制/焊接产生的内应力。
目的:恢复材料塑性,避免后续使用中变形。
2. 固溶处理:
对304/316不锈钢加热至1050-1150℃,快速冷却(水淬),使碳、氮元素充分溶解。
作用:强化耐腐蚀性,确保钝化膜完整。
五、表面处理
1. 钝化处理:
通过硝酸(HNO₃)或电解法生成致密氧化膜(厚度5-20μm),提升耐蚀性。
效果:盐雾试验时间≥96小时(ASTM B117)。
2. 镀层/涂层:
热镀锌:浸锌(Zn)层厚60-80μm,增强户外耐久性。
静电喷涂:喷涂PVC、聚氨酯等,美观且隔绝腐蚀介质。
六、精整与检验
1. 校平与切边:
修正网片平整度(偏差≤0.5mm/m),切除毛刺。
2. 质量检测:
目数与丝径:使用投影仪或激光测微仪测量。
耐腐蚀性:盐雾试验、电化学腐蚀测试。
力学性能:抗拉强度(≥500MPa)、延伸率(≥20%)。
七、包装与运输
防潮包装:用PE膜包裹,避免运输途中受潮生锈。
标识:标注材质、规格、批次及执行标准(如GB/T 3042-2007)。
八、特殊工艺优化
1. 抗菌处理:
添加银离子涂层,抑制细菌滋生(如医疗滤网)。
2. 激光切割:
定制异形网孔或复杂图案(精度达±0.1mm)。
九、生产成本影响因素
1. 材质:316不锈钢成本比304高约30%-50%。
2. 工艺复杂度:编织方式、镀层类型显著影响价格。
3. 规模效应:自动化生产线可降低单位成本20%-40%。
不锈钢丝网的生产工艺需平衡精度、效率与成本,核心环节包括轧制、编织、热处理和表面处理。选择优质厂家时,应关注其是否具备:
全流程检测能力(如光谱分析仪、万能试验机)。
特种工艺认证(如FDA食品级认证、RoHS环保标准)。
通过以上工艺控制,不锈钢丝网可实现长达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,广泛应用于工业、建筑及民生领域。
一、原材料准备
1. 选材:
根据需求选择不锈钢材质(如304、316、201等),确保化学成分(Cr、Ni、Mo等)符合标准。
材料需具备高纯度(C≤0.03%为超低碳,减少晶间腐蚀)。
2. 预处理:
酸洗:去除表面氧化皮、锈迹及杂质(常用HCl或H₂SO₄溶液)。
矫直:消除板材弯曲,保证后续轧制平整度。
二、轧制成型(丝材生产)
1. 热轧:
将不锈钢坯加热至1000-1200℃,通过辊轧成粗丝(直径≥3mm)。
目的:细化晶粒,提高材料延展性。
2. 冷轧:
在常温下多次轧制,减小丝径至目标规格(如0.1-8mm)。
关键技术:
控温:避免冷轧过载导致材料硬化或断裂。
润滑:使用轧制油减少摩擦,确保表面光洁度(Ra≤0.8μm)。
三、编织工艺
1. 单丝编织:
平纹网:经纬线平行交织,网孔均匀,强度高(如防护网)。
斜纹网:经线倾斜交叉,柔韧性好,适用于过滤场景(如滤芯)。
机制与手工编织:
自动织机:高精度、大批量生产(目数误差±2%)。
手工编织:灵活定制异形网孔(如螺旋网)。
2. 参数控制:
张力调节:保持经纬线张力均衡,防止网孔歪斜。
编织速度:通常为5-20m/min,过快易断丝。
四、热处理与退火
1. 消除应力退火:
加热至300-500℃,保温1-2小时,缓解轧制/焊接产生的内应力。
目的:恢复材料塑性,避免后续使用中变形。
2. 固溶处理:
对304/316不锈钢加热至1050-1150℃,快速冷却(水淬),使碳、氮元素充分溶解。
作用:强化耐腐蚀性,确保钝化膜完整。
五、表面处理
1. 钝化处理:
通过硝酸(HNO₃)或电解法生成致密氧化膜(厚度5-20μm),提升耐蚀性。
效果:盐雾试验时间≥96小时(ASTM B117)。
2. 镀层/涂层:
热镀锌:浸锌(Zn)层厚60-80μm,增强户外耐久性。
静电喷涂:喷涂PVC、聚氨酯等,美观且隔绝腐蚀介质。
六、精整与检验
1. 校平与切边:
修正网片平整度(偏差≤0.5mm/m),切除毛刺。
2. 质量检测:
目数与丝径:使用投影仪或激光测微仪测量。
耐腐蚀性:盐雾试验、电化学腐蚀测试。
力学性能:抗拉强度(≥500MPa)、延伸率(≥20%)。
七、包装与运输
防潮包装:用PE膜包裹,避免运输途中受潮生锈。
标识:标注材质、规格、批次及执行标准(如GB/T 3042-2007)。
八、特殊工艺优化
1. 抗菌处理:
添加银离子涂层,抑制细菌滋生(如医疗滤网)。
2. 激光切割:
定制异形网孔或复杂图案(精度达±0.1mm)。
九、生产成本影响因素
1. 材质:316不锈钢成本比304高约30%-50%。
2. 工艺复杂度:编织方式、镀层类型显著影响价格。
3. 规模效应:自动化生产线可降低单位成本20%-40%。
不锈钢丝网的生产工艺需平衡精度、效率与成本,核心环节包括轧制、编织、热处理和表面处理。选择优质厂家时,应关注其是否具备:
全流程检测能力(如光谱分析仪、万能试验机)。
特种工艺认证(如FDA食品级认证、RoHS环保标准)。
通过以上工艺控制,不锈钢丝网可实现长达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,广泛应用于工业、建筑及民生领域。
上一个 Blog:不锈钢丝网的耐腐蚀性能如何保证?
下一个 Blog:不锈钢丝网的清洗和保养应该注意什么?